銀川市轄三區新冠病毒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方案
根據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針對當前疫情嚴峻形勢,為積極有效應對我市突發疫情,做好新冠病毒全員核酸檢測準備,指導三區有序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充分發揮核酸檢測支撐作用,有效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結合我市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通過實施以全員核酸檢測為核心的擴大預防策略措施,力爭在2日內安全高效完成市轄三區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切實做到病例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
二、檢測時間
2021年10月23日9:00開始,力爭25日零點前全面完成檢測工作。
三、檢測范圍
根據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核酸檢測能力,分區域分步驟分類別進行。檢測范圍為已出現確診病例并有較多密接者的興慶、金鳳、西夏三區的全部常住居民和暫住居民,共涉及342個社區,190萬人。
四、工作原則
(一)屬地負責、區域協調。銀川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負責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統一組織領導,指揮部辦公室、核酸檢測工作專班負責指揮調度。三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機構負責本轄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市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統籌調集全市檢測資源,支持協助三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必要時申請自治區支持。
(二)精準處置、分類檢測。精準劃定檢測人群,重點人群單樣檢測,其他人群可按5:1或10:1混樣檢測。第一輪檢測后進行分析評估,視疫情發展開展第二輪、或第三輪全員檢測。
(三)科學組織、安全有序。
動員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者主動承擔起所在地的核酸檢測動員、組織、保障等相關任務,全力保障群眾有序參加核酸檢測,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人員全面覆蓋、不漏一人。其余各應急隊伍要隨時待命,做好應急支援各項準備。
五、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組織體系
成立銀川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核酸檢測工作專班
組 長:趙旭輝 市委副書記、市長
副組長:宋晨陽 自治區衛健委副主任
李曉鵬 市委常委、副市長
馬曉飛 市衛生健康黨工委書記
成 員:楊廷江 自治區衛健委醫政醫藥處處長
張 偉 自治區衛健委規劃信息處處長
牛 強 自治區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二級調研員
鄭曉毅 自治區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
張 巍 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處長
章玉明 市衛健委主任
張凌峰 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
馮偉斌 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鄔 鵬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李建寧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項紅媛 市委網信辦主任
王海軍 市政府副秘書長
黨 成 市發改委主任
王亞斌 市教育局局長
李景陽 市工信局局長
張德軍 市公安局政委
范學峰 市民政局局長
吳 靜 市財政局局長
楊銀山 市人社局局長
張新民 市市政管理局局長
余曉平 市網信局局長
孫 瀚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張 杰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劉甲鋒 興慶區委書記
趙會勇 金鳳區委書記
赫天江 西夏區委書記
楊玉龍 靈武市政府代市長
郝春明 永寧縣政府縣長
劉炳炳 賀蘭縣政府代縣長
1.成立三個市級督導組。由李鴻儒、馬凱、張自華同志擔任組長,分別督導西夏區、興慶區、金鳳區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職責是:檢查指導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指導支持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情況,協調解決三區實際問題,落實防疫責任及其他事項。
2.專班下設7個工作組。
(1)人員組織檢測組,由宋晨陽、馬曉飛同志牽頭。
(2)專家(質控)組,由楊廷江、鄭曉毅、湯齊生同志牽頭。
(3)物資保障調配組,由牛強、黨成同志牽頭。
(4)治安秩序維護組,由張德軍同志牽頭。
(5)自治區支援人員服務組,分別由興慶區、西夏區負責保障。
(6)信息化保障組,由張偉、余曉平同志牽頭。
(7)宣傳輿情組,由項紅媛、李建寧同志牽頭。
3.三區共設置檢測點371個(按區名單附后),每個檢測點明確檢測小組長1-2名。
4.由轄區負責,及時公布各檢測點地址、檢測時間、聯系電話、市民答疑專線等信息。
(二)工作職責
1.三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機構職責
(1)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為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的組織主體,要建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每個點配備一名干警,組織相應的社區,責任到人、聯系到戶,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登記和管理,組織動員社區全體居民積極參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確保不遺漏一人;負責選擇場地設立采樣點,做好配套設施、物資準備和現場組織管控、聯絡、保障等工作。
(2)三區要結合實際,將社區劃分為大網格和小網格,充分發揮社區干部、網格員、醫務人員和志愿者作用,通過張貼通知、發送短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布全員核酸檢測公告,針對性開展防控知識宣傳,發布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引導公眾支持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做好個人防護。
2.衛健部門職責
(1)負責三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總體指導,組織對采樣人員進行培訓、演練,統籌調配全市力量開展采樣檢測工作。
(2)積極協調上級衛健行政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周邊地市支援核酸檢測工作。
3.其他部門職責
按職能分工履行職責,發揮條塊協調作用。
六、組織實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市和三區兩級要迅速組織專家研判疫情形勢,確定高、中風險地區和重點人群,制定工作方案,內容需細化到每小時完成的核酸檢測任務量、市民群眾分批安排計劃等,堅持統一指揮、動態調度、集中力量,確保高效有序、萬無一失地完成全部核酸檢測工作。
(二)做好準備工作。三區要落實好全員核酸檢測專項工作小組和指揮機制,做好采樣場所的設施配備、物資準備和現場組織、協調聯絡、組織保障等工作,確保全部醫療物資、工作人員提前到位。劃設檢測進出路線、排隊等候間距,做到安排細致,指南清楚。
(三)組織采樣動員。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負責發布公告。轄區負責細化核酸采樣點設置規劃,組織街道(鄉鎮)、社區(村)動員實施,在各小區、學校、工廠等通知轄區居民釆樣時間、地點、批次安排、注意事項等,尤其針對流動人口、走親訪友、酒店旅居等人員做好核酸檢測安排,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采樣開始后,逐戶逐人通知按時到達采樣點進行采樣,時間精準到1個小時,避免人員長時間等候或者人群聚集性采樣情況。
(四)樣本采集。
1.設置臨時采樣點。街道(鄉鎮)、社區(村)根據轄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方案,規范設置臨時采樣點,制定采樣點平面圖,明確采樣區、隔離區、等候區、垃圾暫存區等功能區域。采樣現場配備秩序維護人員。臨時采樣點原則上應設置在離居民區有一定距離的廣場、運動場等平坦寬闊地區?;蚍显O置要求的場館內。采集區設置單向人員流動采樣通道,設置“1米線”,采樣時居民間隔約3米左右,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入口測溫異常的居民,要引導至臨時隔離點復測體溫并詢問流行病學史,復測體溫37.3℃以上者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2.組建應急采樣隊伍。三區根據轄區常住人口和暫住人口數,抽調醫務人員和車輛,組建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采樣送樣隊伍。要提前組織做好采樣人員技術培訓,建立采樣人員花名冊報送市衛生健康委備案。按照兩天完成采樣、檢測、報告任務要求,三區共設置371個采樣點,每個采樣點設置至少三個采樣單元,全市共建立不少于1113支應急采樣組,實行倒班工作制,需組織采樣醫務人員6678人。三區至少各建立10支機動采樣小組,應對突發狀況應急采樣工作。
(五)調集檢測隊伍。三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機構先行組織本地所有采樣檢測隊伍,對高風險地區和重點人群進行采樣檢測。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后,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在2小時內組織轄區其他縣(市)采樣檢測力量進行支援;如有需要,迅速請示自治區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協調調集周邊地市采樣檢測隊伍進行支援。
(六)開展分類采樣。
1.采樣要求。采樣人員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有關要求,依次對受檢人群開展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等樣本采集。所有樣本應進行系統化編號,統一采用信息化編號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現場醫療廢棄物的收集和處理工作。
2.采樣人員防護。需穿戴N95口罩及以上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乳膠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觸受檢人員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雙層乳膠手套。手套被污染時,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每采一個人應當進行嚴格手消。
3.實行分類采樣。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發熱門診病例以及上述人員的密切接觸者,由轄區醫療機構或疾控機構在醫療機構或隔離點采樣。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及全市全部常住居民和暫住居民采取分批次、分時段在臨時采樣點集中采集。
4.采樣方式。高風險地區及重點人群按單樣檢測,中風險地區根據檢測能力可按5:1混樣檢測,低風險地區按10:1混樣檢測。要做好實驗室質量控制。協調寧夏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調配2個移動式檢測放艙,在目前最大檢測量的基礎上再增加2萬管。
5.廢物處理。臨時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棄物,使用專用包裝袋密封包裝并另加清潔外包裝袋,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在指定醫療廢物暫存點存放,由屬地和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統一處置。
(七)收集轉運樣本 各采樣點樣本每2小時運送一次,送至指定檢測機構。三區根據采樣量及臨時采樣點、檢測機構分布情況,配備充足標準轉運箱、轉運車輛及運送人員,保障24小時送樣需要。不能立即送檢的,要配備專門冰箱或冷藏箱保存,24小時內可置于不高于4℃的環境保存。樣本運送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收樣車輛(配司機1名、收送樣人員2名)24小時持續不間斷送樣,原則上5個采樣點一輛車,共安排收樣車輛76輛,司機152人,收樣人員304人。 各縣(市)區根據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建立片區樣本送檢機制(內容詳見附件2)。
(八)進行梯隊檢測
檢測機構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做好質量控制,24小時滿負荷運轉。單人采樣檢測要在6小時內報告結果,混合采樣檢測要在12小時內報告結果。如混合采樣檢測結果為陽性、灰區或單個靶標陽性,立即由公安部門對該混采管全部受試者暫時單獨隔離,應急采樣小組進行單樣檢測,區、市疾控中心對復采標本進行復核。相關情況立即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
(九)檢測信息報告
承擔核酸檢測的機構若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立即實施管控,同時報告銀川市應對新型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和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同時按照規定進行網絡直報、流行病學調查、疫情處置等。各核酸檢測機構每日12時、16時、20時將核酸檢測信息報告轄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機構,各縣市區匯總后報送至銀川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指揮部核酸檢測專班(聯系電話:6888398)。核酸檢測專班向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和自治區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報告。核酸檢測陽性標本必須經銀川市和自治區疾控中心進行復檢確認。各地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報告,第一時間研究處置。
七、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檢測組織領導。三區新冠肺炎防控領導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任務,迅速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核酸檢測工作專班,負責轄區核酸檢測工作,要周密制定本轄區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落實部門和領導責任,做好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應對準備及檢測工作。銀川市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負責核酸檢測信息發布。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要堅決服從銀川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和市衛生健康委集中統一指揮。按照應急征用管理相關要求,對設備、實驗室、物資、人員等涉及核酸檢測的所有力量進行集中管理和按需調度。
(二)抓緊抓實人員培訓。根據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需求,各縣(市)區健康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開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檢測技術人員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樣本采集、樣本運送、樣本處理、樣本檢測、安全防護等環節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三區要及時組織開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采樣人員、送樣人員培訓,并進行考核。全市建立工作梯隊、完善輪換機制,確保用時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
(三)及時準確聯通信息。為提高采樣、檢測效率,全面統一使用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各縣(市)區要積極組織核酸采樣人員、核酸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參加核酸檢測信息化操作培訓,確保參加核酸采樣、核酸檢測工作人員都能夠熟練掌握核酸檢測信息系統的安裝和使用技術要點。信息系統維保單位提前與相關部門對接,進行系統擴容及調試,保證檢測過程中系統正常運轉。
(四)及時充足做好物資儲備。檢測試劑、防護物資按照集中物資統籌調度的原則,確保檢測設備不空轉、不停運。在自治區協調幫助下,儲備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提取試劑15.5萬人份,檢測試劑20萬人份,病毒采樣管(混采)儲備量21萬支,病毒采樣管(單采)儲備量5萬支,根據后續檢測需要提前足量儲備。轄區負責儲備采購一定數量的核酸采樣帳篷、生物安全轉運箱等核酸應急采樣、送檢所需相關設施設備。
(五)廣泛深入宣傳動員。由銀川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向社會發布全員核酸檢測公告,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多種渠道向廣大群眾告知全員核酸檢測有關流程和要求,號召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堅決防止疫情擴散。
(六)持續加強疫情防控。三區要切實做好采樣現場疫情防控措施,保持安全距離,做好個人防護,分時段排隊采集,不扎堆、不喧嘩,提高采集效率。加強核酸檢測點人流監測、預警、分流,通過采取短信通知、預登記、實時監測人流量、手機實時查看等方式,疏導核酸檢測點人流,減少聚集。各縣(市)區要做好采樣現場醫療保障,120做好區域醫療急救,保障工作人員和群眾生命安全。
附件:1.銀川地區核酸檢測能力統計表
2.銀川市三區全員應急核酸檢測工作任務安排表
3.銀川市三區核酸檢測采樣點明細匯總表
4.銀川市新冠肺炎疫情全員核酸檢測儲備物資清單